社区教育学院 何晓娜 报道 近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开放大学与广西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承办的“能者为师获奖选手送教进社区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此行动作为第四届“能者为师——共创美好新生活,寻找社区好老师”活动的深化与拓展,计划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基层社区教育公益服务,致力于将优质课程资源直接送达居民身边,切实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共享,为广西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活力。
规模升级:教育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
活动以“以赛促教、以教惠民”为核心,构建“选、培、送”一体化机制。获奖教师累计开展135场次送教活动,课程落地南宁、柳州、桂林、百色、河池等12个地市的社区活动中心、乡村村委、居民小区、老年大学及中小学,直接受益居民超3000人次。活动特别注重覆盖偏远地区,如百色市、河池市部分乡村均首次迎来专业社区教育课程,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触手可及”。
课程创新:非遗传承与民生技能双轮驱动
送教课程紧扣社区需求,兼顾文化传承与生活实用,形成“一课一特色”的生动局面:
生命守护课堂:教师组一等奖获得者谢丹丹以《“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为题,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模式,手把手教授居民急救技能,提升社区应急能力;
非遗活化课堂:达人组一等奖获得者黄子芸在百色市那西村开设《右江非遗麽乜制作技艺》课程,推动自治区级非遗项目“麽乜”从博物馆走向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生活美学课堂:玉林市苏丽的《手绘玻璃画制作》、百色市盘丽丽的《四季养正酸梅汤》等课程,以“小切口”传递生活智慧,深受居民喜爱;
家庭教育课堂:南宁市陈丽的《父母如何助力孩子茁壮成长》、桂林市廖红丹的《隔代共读乐融融,祖孙阅读有法则》等课程,将科学育儿理念送入社区,助力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社会反响:居民获得感显著提升
活动赢得基层广泛好评。“以前学急救知识要去医院培训,现在老师带着模型来社区教学,我们老年人也能学会!”钦州市向阳社区居民黄阿姨感慨道。“以前学非遗麽乜得跑市区,现在老师直接到村里教,连材料都帮我们准备好了!”百色市那西村村民赖阿姨高兴的说道。参与课程学习的居民们普遍反馈内容贴近生活需求,实用性强,多个社区负责人明确表达了希望以后能继续开展此类活动的强烈意愿。
未来蓝图:构建社区教育“广西模式”
“能者为师”活动通过“赛教结合”的形式,挖掘培育了一批扎根基层的“社区教育能师达人”。未来将持续深化“能者为师”品牌建设,建立动态师资库,推动优质课程常态化下沉。同时,持续上线“能者为师”线上展播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云共享,让更多居民足不出户享受优质教育,为持续服务广西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壮乡人民满意的社区教育不断努力。

“能者为师”选手进社区开展教学